汽車市場雖然因為疫情陷入了短暫停滯,但行業整體前進的步伐不會停,汽車新四化的浪潮也仍在洶涌奔流,2020年被公認為是汽車產業的變革關鍵年,所以車企們卯足了勁兒加緊轉型,而這其中大眾汽車的步伐尤為值得關注。
2020年,大眾汽車MEB平臺車型將正式量產入市,宣告開啟其新能源車新時代,而在中國市場,上汽大眾作為其“沖鋒者”肩負重任,不僅要肩負起大眾MEB首款國產車型的投產入市,更要擔當大眾全面轉型的主要推動力。
作為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首個合資公司,上汽大眾一直是大眾汽車沖鋒陷陣的第一人選,在過去的30多年里,為大眾汽車成功開辟了一個又一個細分市場,但為什么上汽大眾能夠一直擔當這一角色?同是大眾汽車的合資公司,為什么中國消費者更認上汽大眾?
這些問題要在上汽大眾的發展歷程中找答案。
研發實力過硬,最懂中國消費者
雖然是合資公司,但從成立之初,上汽大眾就確立了成為國內研發實力領先汽車制造企業的目標。
總結來看,自1984年成立以來,上汽大眾的研發創新之路歷經了“技術引進和國產化——聯合開發——自主研發”三個主要階段。經過三十多年的沉淀與積累,從最初的簡單組裝開始,上汽大眾逐步發展成為具備國內領先研發能力的汽車制造企業,建立起了功能完善、具有國際水平的汽車研發技術中心,培養出了一支高效率、高素質的研發團隊。
這確保了上汽大眾的產品品質,但這還不夠,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中國車市和不斷提速的消費升級,上汽大眾堅持以“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”,在這一理念指導下,企業不斷提升本土化研發能力,最終形成了一套符合大眾汽車全球標準,又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研發制造體系。
這一點熟悉上汽大眾產品的都不會陌生,比如帕薩特,就是上汽大眾與大眾汽車集團聯合開發的,對整車進行了加長,還對發動機、底盤、電氣裝備等進行了針對中國道路的開發,因此一上市就大受中國消費者歡迎;更典型的案例是朗逸,這款車型可以說是上汽大眾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產品,入市后毫不意外成為“神車”。
在終端市場,如果讓消費者描述上汽大眾的過人之處,消費者或許有不同觀點,但他們都表示,感覺上汽大眾好像更懂自己,而這無疑是對上汽大眾的自主研發實力最大的認可,同時,上汽大眾也得到了大眾汽車集團的認可,大眾汽車全球車型中越來越多看到中國元素,就是上汽大眾研發實力的體現。
未來5年投資1400億,加碼新四化轉型
經過三十多年的規劃、建設和調整,上汽大眾技術中心已形成了自主創新所必須的完善研發體系,而深知研發重要性的上汽大眾,在面對新四化轉型時,自然會繼續從研發上加碼。
前不久,上汽集團和大眾集團宣布,未來5年將共同投資1400億元,重點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,如此大手筆的研發投入,足見股東雙方對上汽大眾的看好和支持力度。
而2020年,將是上汽大眾殺入電動化領域的關鍵年,今年10月,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將正式投產,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為MEB平臺生產而全新建造的工廠,大眾MEB平臺首款國產車型ID.4將正式由這一工廠駛入市場。
MEB平臺是大眾首款為大規模生產而開發的純電動車平臺,實力強大,可可根據不同車型的用途配置不同的電池選項,最高續航里程超過550公里,基于這一平臺打造的產品與市面上的“油改電”產品相比,將全面領先,行業專家認為,上汽大眾將改變目前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格局。
深耕中國市場36年,上汽大眾已經成為了中國合資企業的發展樣本,在行業變革的十字路口,上汽大眾已經選好了方向,并堅定前行,雖然新四化大潮充滿暗流,但不斷苦練內功、增強體系實力的上汽大眾必能平穩向前。
第十一代思域終于在國內上市了。 從上海車展前夕被挖出工信部申
9月29日,凱翼汽車旗下新能源車型——炫界ProEV全國上市暨首批車輛
近些年,隨著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,越來越多的人
正值祖國72周年華誕,我們在與祖國母親共慶的同時,也迎來了一年中最
隨著內外造型等產品信息釋放,吉利帝豪L引發了廣泛關注,儼然成為202